在湖北黄冈,科技金融正掀起一场创新发展的浪潮,为当地的科创企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。
随着全市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工作的启动,一场以“知识价值”为核心的金融改革试验在黄冈全面展开。从政策层面的大胆突破,到全域范围的稳步推进;从把“知产”转化为资产,再到用资金激发创新活力,黄冈借助科技金融这一强大杠杆,全力释放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能。
破题:为科创企业架起“信用桥梁”
在传统的信贷模式之下,那些缺乏固定资产抵押的科技型企业,常常被挡在融资的大门之外。湖北省创新推出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政策,构建起一套以创新人才、研发投入、知识产权等7个维度为核心的信用评价体系,将企业的“知识价值”转化为“融资信用”。
作为全省首批5个试点市州之一,黄冈迅速做出积极响应。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,将其列为“一把手工程”,建立起定期会商制度,并明确市融资担保集团作为市级运营管理机构,统筹推进这项政策落地实施。
4月2日,黄冈召开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工作启动会,全面推行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政策,该政策通过“纯信用、宽信用、便利化”的金融支持方式,精准直击科技型企业“轻资产、融资难”的痛点与堵点。
按照政策设计,省市财政将按1:1的比例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,对贷款本金损失提供最高80%的补偿,同时还配套贴息支持,消除银行的后顾之忧,让银行“敢贷”;在办理流程上,实现全流程线上化操作,企业只需通过湖北科创企业“智慧大脑”平台,即可完成信用评价和贷款申请,真正做到融资“便捷贷”。
目前,全市共有1.29万家科技型企业被纳入支持范围,涵盖高新技术企业、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科创“新物种”企业,形成从企业初创期到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。
协同:激活创新“内生动力”
政策落地,贵在执行。启动会当天,交通银行等3家金融机构与黄州区、麻城市、武穴市以及科技、财政部门签订四方合作协议,现场签约授信4000万元,吹响了政银企协同的号角。
政府部门积极发挥“桥梁纽带”作用。市科技局联合财政、金融等部门组建工作专班,精心制定实施方案,建立起湖北科创企业“智慧大脑”平台与银行系统的数据接口,实现企业信用评价、贷款申请、审批放贷全流程数字化。截至5月8日,全市已有12907家科技型企业完成信用评级,评级结果实时推送至合作银行,为精准放贷提供精准的“数字画像”。
金融机构纷纷转变角色,成为企业的“创新伙伴”。交通银行黄冈分行率先推出“科创楚易贷”产品,根据企业知识价值评分,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,且利率相比传统信贷产品更低。该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郭正光表示:“我们更看重企业的创新潜力,而非固定资产。”借助“智慧大脑”平台,贷款审批周期从原来的5天缩短至1个工作日。
湖北银行黄冈分行成立知识价值信用贷专项工作组,深入企业调研精准对接融资需求,量身定制信贷方案,不断压缩审批时限,优化流程。截至4月30日,该行累计为14家科技型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3180万元,实现全辖11家网点业务全覆盖。贷款资金精准投向技术研发、产能扩充及产品升级等领域,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,为广大科技型企业插上“金融翅膀”。
企业主体被充分激发“内生动力”。政策的落地实施,让众多科技型企业切实享受到实惠。截至5月15日,该市已有422家企业获得贷款授信,授信总额达15.31亿元。在黄州区,湖北省微核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交通银行220万元贷款,这笔资金为企业的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提供了有力支持;团风县的湖北川林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从交通银行获得800万元贷款,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和提升产品质量;黄梅县的湖北汇尚钻石有限公司更是获得交通银行1000万元的大额贷款,助力企业在行业内进一步做大做强。
这些获得贷款的企业,涵盖电子、汽车零部件、纺织、新材料等多个领域。它们借助资金支持,不断加大研发投入,提升产品创新能力,增强市场竞争力,为黄冈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展望:绘制科创金融新图景
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,已成为黄冈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。
2024年,黄冈以信贷风险补偿金为支点,充分撬动金融机构的力量,全力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。全市1442家“白名单”企业获批授信54.1亿元,获得创新积分信用贷5.1亿元、知识产权质押贷10.9亿元。全省首笔科技人才贷也在黄冈成功落地。
在政策的有力赋能下,黄冈的科创生态持续优化: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400家,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895家,省级科创“新物种”企业达到119家,与2022年相比均实现了翻番。
在黄冈市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工作启动会上,湖北银行黄冈分行、交通银行黄冈分行、黄冈农村商业银行,分别与湖北楚维药业、湖北煜韩、黄冈鲁班药业、湖北蕊源电子、湖北鸣利来、湖北正茂新材料等企业,签署了首批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意向放款协议。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实施首月,就有9家企业成功获贷4060万元,126家企业获授信4.3亿元,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
如今,在黄冈,专利证书、研发投入、人才队伍正逐渐成为企业的“融资通行证”,金融的“活水”源源不断地润泽着创新的“沃土”,黄冈正将“无形的知产”转化为实实在在的“发展实绩”。正如市科技局负责人所说:“我们要让每一个科创梦想都能在黄冈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,书写出高质量发展的黄冈答卷。”